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黃金重新受到青睞,國際金價持續(xù)上行,不少國家的央行逐步增購黃金,消費者對黃金的熱情也重新點燃。
在全球經濟滯脹邊緣,黃金是個好東西,它又王者歸來了嗎?
回顧歷史,從1900年的全球黃金大會到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當代意義上的國際金本位維持的時間不長,并伴隨著經濟動蕩乃至戰(zhàn)爭沖突。
【資料圖】
歐元之父特里芬評價金本位時說,人們走遍天涯海角勘探開采黃金,最終卻是將黃金放置在更壁壘森嚴的地窖之中,看起來荒唐而浪費。
凱恩斯則說,在人類邁進現(xiàn)代文明之際,在貨幣領域卻仍殘留著一小截貴金屬的尾巴。
當今人類已從貴金屬本位走向強權國家本位,甚至數字貨幣數字資產也已按耐不住,可見人類不太可能重返金本位,但緣何如今黃金大熱?
1.應對“新滯脹”的憂慮。
次貸危機至今的15年,主要央行的發(fā)鈔紀律都很松弛,全球新冠大流行加劇了流動性泛濫。無論是機構還是家庭,對信用貨幣的信任都受挫,撒錢遍地是個不爭的事實。接踵而來的是通脹迅速抬頭,除東亞地區(qū)外,歐美民眾正受到持續(xù)通脹的煎熬,以不斷罷工提出加薪要求。
不少發(fā)展中國家則陷入通脹、貨幣和債務失控的威脅。物價高企、金融動蕩、增長停滯的“新滯脹”看起來仍將持續(xù)約兩年,主要央行面對工資-通脹螺旋上升的陷阱進退兩難。
在這種憂慮下,人們將保存財富和維持最終支付手段的眼光投向了黃金。中國的情況略有些不同,中國經濟還是使用謹慎的“經濟修復”為宜,中高速增長的經濟復蘇很難,預期趨弱伴隨著通縮氣息,可能使國人偏好儲蓄,并兼愛黃金。(注: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08萬億元,占存款增量的64%。2022年,住戶存款曾猛增17.84萬億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
2.美元武器化的陰影。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本質是虛置黃金做實美元的霸權體系,美元從初期的短缺走向了泛濫,并最終使該體系崩潰。之后的國際貨幣體系,本質上是美元、歐元、日元等少數主權貨幣代行國際貨幣的職能。
盡管曾有美蘇對抗的冷戰(zhàn)時期,但國際貨幣體系始終為西方所主導,離岸金融中心的迅猛發(fā)展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西方金融霸權泛政治化和武器化的色彩。
但是環(huán)顧當下,尤其是俄烏沖突以來,美元體系公然地武器化,國際支付體系和儲備體系的政治化色彩日益濃重。這迫使國際資本部分地選擇重新配置到中國香港、新加坡,配置到黃金甚至比特幣等數字資產之中。
順帶一句,離岸美元和離岸金融體系的發(fā)展,本是對美元霸權過分政治化的一種對沖,但在如今氛圍之下,此類緩沖也幾乎蕩然無存了。美元武器化的壓力,使得人們重新將國際清結算的最后倚賴投注在黃金之上。
3.美國軟硬實力的弱化。
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或上世紀90年代新經濟時期相比,美國硬實力下降明顯,與之不相稱的則是其相對夸張的軟實力,包括貨幣金融霸權。
從歷史長河看,軟硬實力相輔相成,但硬實力是根基。在次貸危機之前,對諸多央行和機構投資者而言,懷疑美元和美債的信用基礎,似乎不是個嚴肅的話題。
但今非昔比,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債務負擔率已逾120%,美聯(lián)儲的資產負債表較之次貸危機前擴張了七八倍,美聯(lián)儲仍在持續(xù)加息中。
美國財政部借新還舊維持債務滾動的成本明顯超過美經濟增長率,甚至有可能超過美國GDP的5%。新滯脹已使美國財政部長耶倫面臨的美國債務可持續(xù)狀況,和其上任伊始時大不同。
對美元美債的擔憂不再是杞人憂天。筆者曾寫過《國家破產:主權債重組機制研究》一書,提出當今金融體系下,看似窮國掙扎在舉債和違約的泥潭中,但從債務規(guī)模及可持續(xù)性看,富國重債問題才真正堪憂。
上述三種原因,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沒有清晰可行的解決之道。也許人們或多或少都在既有美元主導型國際貨幣體系之外,努力尋找一種“備胎”方案,也許黃金由此出演了王者歸來的角色。
金價繼2010~2011年之后,于近期重回高位。經濟衰退在即,美元晦明未定,離岸金融昔日黃花,出于防御性動機,黃金得到了重視。
國人始終有貴金屬偏好的歷史傳承。中國既是全球首位的黃金生產大國,也是全球首位的黃金消費大國,也許國內每年逾300噸的黃金產能主要都由政府收儲,中國央行也在進口黃金,因此官方實際擁金絕不薄弱。
中國民間黃金工業(yè)和消費用金每年約數千噸,主要依賴進口并已持續(xù)多年,近年來金條等實物黃金消費上升,快于飾品金消費增速。因此民間擁金量更為龐大。這令人欣慰。
黃金是一種很難持續(xù)投資獲利的資產,其價格波動周期規(guī)律性不強。此外,對機構和個人而言,黃金跨境流動是很困難的事情。但黃金往往有助于人們度過艱難甚至苦難的日子。
除了實物金之外,合同黃金和黃金ETF產品也受到歡迎。中國央行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堅持正常貨幣政策和發(fā)鈔紀律的央行,中國官方和民間黃金保有量相當雄厚。國家間本幣的互換使用也在升溫之中。
黃金是個好東西,希望穿越漫長經濟周期者、高凈值家庭,可適當配置實物黃金,不必拘泥于金價一時的高低,這樣可無所奢求,有所可守。
一個小故事是,師徒兩僧在荒野小徑中行進,小徒看到黃澄澄一堆物品,視之說是毒藥。老僧上前復視,亦復言之。一路人尾隨而來,待師徒倆遠去,趨上檢視,乃是一堆金錠。就笑而納之,并嘀咕說僧人愚不可及。
故事的結尾自然不是此路人由此富貴生平,而是爛事不斷纏身。由是觀之,黃金和《百喻經》都是好東西呵。
(作者系民生加銀基金首席經濟學家)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秦朔朋友圈”。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ulq4xuwux.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