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會不會聊天?”科技巨頭們正在遭遇市場的靈魂拷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由于旗下的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巴德(Bard)“尬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當地時間2月8日股價下跌超過7%,創(chuàng)三個月來最大跌幅,市值蒸發(fā)約1000億美元,因為投資者擔心其新推出的Bard可能會給出不準確的回答。
無獨有偶。2月9日,A股的ChatGPT概念股開盤大跌,云從科技(688327)、海天瑞聲(688787)跌超10%;天璣科技(300245)、高鴻股份(000851)、拓爾思(300229)、漢王科技(002362)、科大訊飛(002230)等股票跟跌。
消息面上,2月8日,云從科技、海天瑞聲受到監(jiān)管工作函處理,處理事由為“關于云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事項的監(jiān)管工作函”,以及“關于北京海天瑞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事項的監(jiān)管工作”。2月7日,深交所向七連板的漢王科技下發(fā)關注函,要求漢王科技說明公司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NLP)業(yè)務的具體產品、應用情況、研發(fā)投入及相關財務數據。
布局ChatGPT相關技術領域的科技公司股價逐漸降溫。與之相對的,是假冒ChatGPT的山寨產品不斷涌現,并帶來明確的“銷售包”與“員工招募”。正盜版之間參差的熱度,是當下ChatGPT技術概念火熱,但科技基礎和商業(yè)模式探索前景不明的現狀。
山寨產品熱鬧推廣吸粉撈金
與二級市場逐漸降溫相反,是國內冒出的ChatGPT山寨產品。2月8日,一位徐小姐在微信的同學群里發(fā)出了自己和一個叫做“智能機器人ChatGPT”的聊天記錄。
徐小姐表示,這個鏈接是從自己關注的大小V博主那里看來的,聊了幾次以后發(fā)現需要充值,出于好奇,她充了20元進去。聊天記錄顯示,這個自稱是“智能機器人ChatGPT”在被問及關于經濟、生活日常等問題時,不是答非所問就是漏洞百出。當用戶發(fā)出“寫一個量化策略的代碼”的指令時,對方則回復了一堆漢字,令人感覺是在和“Siri的哥哥”聊天。
徐小姐稱,目前國內類似ChatGPT的產品都是收錢的,用下來總體感覺失望,“確定是個冒牌貨”。
記者根據徐小姐發(fā)來的鏈接與其進行了對話。8日晚間,這個山寨版的“智能機器人ChatGPT”還能似是而非地回兩句,但9日上午已經不再對問題作出有內容的回復。
記者進一步查詢顯示,根據鏈接,這個“智能機器人ChatGPT”的背后,鏈接指向了“chatgpter”網站。網站首頁顯示“微信搜索公眾號:OpenAI大陸,點擊下方ChatGPT,可以直接登錄”。
再找到“OpenAI大陸”,這一公眾號自稱為“當今世界最聰明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自動寫作、寫代碼、回答各行業(yè)問題等等”,運營方為“許昌創(chuàng)亞星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hatGPT是美國公司OpenAI的人工智能產品之一。但是企查查信息顯示,這是一家位于河南省許昌市的公司,公司經營范圍為“禮儀慶典服務;會議會展服務;企業(yè)形象策劃;餐飲服務;酒吧服務;文化活動服務”,公司注冊資本金為50萬元人民幣,2021年參保人數為0。這個注冊于2016年的公眾號最早名為“豫眼看世界”,于2023年2月6日剛剛更名為“OpenAI大陸”。
該公司的公眾號目前總共只發(fā)了兩條文章,一條是“如何加入我們,成為OpenAI大陸的一員”,另一條是“不裝了,我們就是要用ChatGPT中文版跟用戶一起賺錢”,內容均指向招募代理。而為了推廣和獎勵早期用戶,該公司還專門開發(fā)了二維碼分享和“GPTcoin”獎勵,在被推薦人付款后生效,可以聯系客服進行1比1兌換。
根據文章內容,如果個人有粉絲資源,可以向該公司交費3000元獲得一個代理權以換取150個兌換碼。對方對于兌換碼價格建議是45~48元,每個兌換碼可以使用3000條流量。對方通過測算收益率的方式給潛在的代理人員算了一筆賬,150個兌換碼按照45元的價格賣出可以收入6750元,扣除3000元的代理成本后,投資收益率125%。
為了確保代理的收益,對方還表示“我們官網價格是50元/2000條流量,所以代理的顧客從代理手里買兌換碼比在官網購買劃算,這也是我們招募代理推廣的意義所在”。
這個穿著“智能機器人ChatGPT”馬甲的公眾號,甚至動起了有公眾號等資源的個人的腦筋,給出了“一勞永逸賺傭金的方法”,稱有資源的個人用戶可以通過在其公眾號資源中植入該公司的推廣鏈接,以從每一筆充值中獲取30%的返利。
不僅如此,微信內搜索“ChatGPT”,可搜出ChatGPT在線、OpenAi人工智能ChatGpt、ChatGPTAI入口等令人眼花繚亂的公眾號。
例如,點擊進入“ChatGPT在線”產品后,官方自動給出數個付費產品,有999.99元(無限次對話額度,一年內有效)、199.99元(3000次對話額度,一年內有效)、99.99元(1300次對話額度,半年內有效)等不同產品銷售包。
天眼查數據顯示,“ChatGPT在線”產品背后公司為上海熵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從事專業(yè)技術服務業(yè)為主的企業(yè),注冊資本為200萬元人民幣。目前暫無關于上海熵云的歷史融資信息,其大股東為朱申申,持股85%,二股東為尹鵬,持股15%。
另一款提供類似服務的“GPT深藍”也支持199元月度會員、399元季度會員、999元年度會員的ChatVIP充值機制,以及“加入代理賺錢”的業(yè)務選項。
正牌生成式AI尚處于應用探索期
相對于山寨假冒ChatGPT明確的“盈利模式”,微軟、谷歌等科技公司在生成式AI(AIGC)方面的商業(yè)模式還處于摸索階段,目前公開的主要是ChatGPT與搜索業(yè)務的結合。
微軟CEO、董事長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這是搜索的新一頁,新的范式已經出現,軍備競賽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前進,每天都會加入新的內容,同時重新創(chuàng)造搜索引擎。
思必馳聯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科學家俞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長遠來看,搜索引擎和基于搜索的相關產業(yè),有可能被顛覆。”
現在的搜索引擎基本上是基于場景知識的單輪交流,屬于問答式AI。俞凱稱,搜索的結果準確性主要基于知識庫的數據和一次性的語義理解。ChatGPT是對話式AI,能夠通過聊天、不斷地反復溝通,再通過自我學習和推理能力,進一步完善。而且這個對話聊天的過程,是通過人類最熟悉的自然語言交流的方式,非常符合人類交互習慣。從搜索結果來說,ChatGPT能夠快速給出唯一的答案,少去了一般搜索引擎的長網頁、多結果、跳轉鏈接等。這種短平快的信息處理方式,符合當前用戶的心理。只要能夠保證搜索結果的精準,那么ChatGPT代替搜索引擎這件事,或者至少是很大程度上代替搜索引擎這件事是可能的。
搜索引擎類的應用,甚至信息搜索類的應用,屬于基礎性應用。當底層搜索引擎被顛覆的時候,所有和信息搜索相關的這種產業(yè)都會發(fā)生變革。
俞凱稱,從垂直領域來看,被影響的行業(yè)就更多了。無論是金融、醫(yī)療、制造等各領域,只要需要用到信息搜索,都有可能會發(fā)生相應的變革。目前GPT還是以文本機器人的形式來出現,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一定會往語音機器人、多模態(tài)機器人去進階,那個時候,它的能力會變得更強。
談到當下ChatGPT的火熱與產業(yè)變化,曠視研究院基礎科研負責人張祥雨對第一財經表示,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核心力量,從底層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人工智能會在未來幾年更快速地發(fā)展和應用,從兩個方向改變世界:一是“AI in Digital”,即以 AIGC 為代表的技術浪潮,通過重構內容生產力,讓數字世界發(fā)生變革;二是“AI in Physical”,即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企業(yè),通過構建不同形態(tài)的機器人載體,對物理世界進行改造。
張祥雨稱,ChatGPT在底層數據、核心技術、用戶體驗等各方面都可以說是里程碑式的AI產品。從智能的角度看,AI要能完整模擬人腦,大概是“感知-決策-執(zhí)行-反饋+知識/記憶”這幾個模塊。ChatGPT 的核心技術是AI語言大模型,關鍵是如何讓AI模型具備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如何讓AI學習全互聯網的知識。ChatGPT基本做到了,因此在決策和知識這個環(huán)節(jié)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它基本上是沒有跟物理世界發(fā)生關系,包括輸入和輸出。
另外,人類在物理世界的生存能力和基礎運動能力,看似簡單,其實經過漫長的進化,底層機制更難被破解。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更難學習的智能。
張祥雨稱,“AI in Digital”和“AI in Physical”是兩條不同的技術路線,前者背后的生成式大模型也為后者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未來生成式大模型有望突破圖像大模型的上限,并推動底層架構的統(tǒng)一。
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分析師盧冠男對記者表示,ChatGPT的發(fā)布讓 OpenAI網站的訪問量迅速增長,證明了其市場需求的潛力。在這樣的背景下,AI相關企業(yè)也會受到比以往更多的關注和資源。ChatGPT的發(fā)展,或者說近期整體生成式AI的發(fā)展,都是對AI 2.0 趨勢的體現。
國海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隨著ChatGPT的不斷調優(yōu),其有望在醫(yī)療、客服機器人、虛擬人、翻譯、營銷、游戲、社交、教育、家庭陪護等多個領域被應用。中銀國際發(fā)表研究報告稱,不會低估ChatGPT長遠而言所帶來的潛在顛覆性,但以目前的用戶體驗、應用場景、進入壁壘和商業(yè)化潛力來評估,未能證明其巨大投資成本是合理的。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ulq4xuwux.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