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將結束,正值銷售旺季的羽絨服市場與天氣一樣寒風陣陣。
羽絨服裝新國標正式實施,生產標準、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令國產品牌生產成本進一步提升,往季商品被迫清貨;國際品牌則紛紛陷入輿論危機,“萬元羽絨服”含金量屢受拷問。
(資料圖片)
作為熱銷細分服裝品類,今年雙11羽絨服銷售額同比去年下滑明顯,從波司登、雪中飛、鴨鴨到優(yōu)衣庫、森馬、太平鳥等均有不成程度下降。向高價進階,是今年國產羽絨服品牌不約而同的轉型方向。一向走親民路線的鴨鴨推出goose系列,客單價過千元;主打性價比的高梵新出黑金系列,定位輕奢;猿輔導母公司看云控股也跨界賣起了羽絨服,在京滬兩地開設Skypeople門店,瞄準中高端市場。
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面對動輒上萬的價格,三五千元的品牌經典款更有市場。往年,寒風一起,潮人們紛紛穿起北面的“校服”,如今這一賽道上又多了新晉網紅始祖鳥、迪桑特、露露樂蒙等身影,競爭更加激烈。
曾經引領高端市場風向的加拿大鵝,2022年增速則較前兩年放緩,亞太區(qū)連續(xù)兩季營收下滑,品牌由此下調2023財年業(yè)績指引。從高光市場到行業(yè)內卷,加拿大鵝如何在中國這個關鍵市場建立壁壘?
“品牌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有起伏和周期是正常的”,加拿大鵝中國區(qū)總裁李子厚告訴第一財經,盡管今年市場出現(xiàn)一些波動,但加拿大鵝整體表現(xiàn)仍然符合預期。今年8月履新的李子厚在奢侈品行業(yè)擁有近20年經驗,2010年,他被LVMH集團從東京調回上海分公司,自此常駐上海。“那個時候消費者還在追求獨特性和精英形象,如今的市場已經邁過這一階段,他們對奢侈品的理解也演進了,這種轉變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羽絨市場激戰(zhàn)持續(xù)
作為新國標落地后的第一個銷售旺季,今年羽絨服市場更加內卷。
這兩年由精致露營吹起的“山系”風,給羽絨服帶來機能性、科技感等賣點。除了填充物從鴨絨升級為鵝絨,防風、防潑水、防撕裂等戶外功能,也成為面料加分項,還有版型、氣味、聲音、觸感等多重要素。
羽絨服從時尚絕緣體變身時髦單品,盟可睞和加拿大鵝功不可沒。兩個品牌一舉拉開高端羽絨服的價位,打造了“萬元羽絨服”的初印象。相比成名更早的盟可睞,加拿大鵝頻繁現(xiàn)身明星街拍,并在《后天》《007》系列等影視作品中出鏡。2018年,中國首店開業(yè),慕名而來的消費者在寒風中排起長龍,短短三天熱門型號售罄。
陷入價格戰(zhàn)的國產品牌看到了行業(yè)“天花板”的潛力。如今向高端轉型的波司登,當時正困擾于利潤下滑這個老問題,營收連年滑坡,歸母凈利潤最低時僅1.32億元。2018年,波司登放棄四季化戰(zhàn)略,開始布局高端生產線。
根據波司登上月發(fā)布的2022/2023財年中期業(yè)績,集團營收同比增長14.1%達61.8億元,羽絨服業(yè)務收入38.57億元,其中35.22億元由核心品牌波司登貢獻。不過,亮眼的業(yè)績并不難掩蓋背后的窘境,在搶占高端份額的路上,這個龍頭品牌破冰艱難,始終缺乏爆款。售價過萬的登峰系列在天貓旗艦店銷量僅個位數(shù),5000元以上的風衣羽絨系列同樣寥寥可數(shù)。中期報告發(fā)布次日,波司登股價跌幅超10%,2022年累計下跌25%以上。
規(guī)模龐大的羽絨服市場吸引了眾多企業(yè)入局。根據中國服裝協(xié)會數(shù)據,2022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692億元左右。天眼查顯示,目前我國有近6.5萬家羽絨服相關企業(yè),近六成成立于5年內,去年羽絨服企業(yè)注冊數(shù)量超過4100家。
不過,疫情以來,整個服裝行業(yè)的生產成本和出廠價格都在提升,鴨絨和鵝絨原料紛紛漲價。與此同時,服裝類支出整體下滑,促使消費者將有限的支出用于更耐久的產品。新國標的實施將引導行業(yè)進一步規(guī)范,勢必也給中低端市場的成本和售價帶來挑戰(zhàn)。
加拿大品牌集群突圍
萬元羽絨服同價不同命,提示著高端品牌的護城河依舊穩(wěn)固。相比競爭激烈的大眾市場,潛力更大的中高端矩陣聚集起了更多有實力的玩家,其中以來自“楓葉之國”的新勢力最為強勁。
在大部分城市被冰雪覆蓋的加拿大冬季,無論是戶外品牌、運動品牌、四季品牌還是垂直類品牌,都會推出過冬裝備。以瑜伽服飾著稱的露露樂蒙如今市值超越阿迪達斯,北京冬奧會上加拿大隊身穿的紅色羽絨服出圈,帶動露露樂蒙沖上熱搜。
御寒能力好,有一定設計感,不會在人群中泯然眾人,是不少年輕消費者青睞加拿大品牌的主要原因。一年前在北京國貿開出中國首店的Mackage近來動作不斷,繼上月入駐京東后,本月它在成都SKP的精品店正式亮相。以“小剪刀”logo被國內消費者認識的Moose Knuckles,今年也在加速拓店,計劃進入更多二三線城市。
與Moose Knuckles同期進入中國的加拿大鵝,由于輿論爭議一度處于風口浪尖。在一年中最重要的銷售旺季,這個話題品牌將再次受到市場審視。
財報顯示,加拿大鵝的第二財季營收在加拿大、美國、歐洲和中東市場都保持兩位數(shù)以上增長,只有亞太地區(qū)同比下降4.2%。與之相對,盟可睞10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務數(shù)據顯示,亞洲地區(qū)銷售額同比增長14%,今年前9個月集團營收超過15億歐元,超出分析師預期。
“在上個財季,中國市場的電商業(yè)績在全球位居第一。”李子厚強調,加拿大鵝在擴張計劃上是相對謹慎的,更專注于未來的長線增長。“我們在中國首先建立了直營業(yè)務(DTC),而非像在其他市場一樣選擇與分銷商或集團采購伙伴合作。”他提到,作為一個在中國市場比較年輕的品牌,能有這樣與消費者互動的渠道和觸點非常重要。
上任4個月,李子厚見證了加拿大鵝3家專賣店和若干快閃店揭幕,發(fā)布與本土設計師王逢陳、藝術家徐震的聯(lián)名系列,并首次參展進博會。“雖然中國已經擁有加拿大鵝全球最大的門店網絡,不過相對整個中國市場而言我們的體量依然較小,所以仍然有廣闊的潛力和發(fā)展空間。”加拿大鵝董事長兼CEO丹尼·瑞斯(Dani Reiss)曾表示,2023財年公司計劃在全球新開13家門店,其中4家在中國。
拓展新賽道
哪怕是提出“聚焦主航道”的波司登,也不會小覷多元化賽道的潛力。
為了破除“羽絨服只能賣一季”的魔咒,雄心勃勃的波司登前后斥資3.5億元在倫敦開設旗艦店,和國內專賣店截然不同,它售賣的是商務男裝,生產和設計均在歐洲,對標德國品牌Hugo Boss。可惜好景不長,波司登的出海計劃逐漸走向邊緣,這家門店在2017年停業(yè),直到今年10月才重啟。
在四季化品牌不斷蠶食羽絨市場份額的當下,受季節(jié)限制的垂直類品牌也開始尋求突破,發(fā)力春秋款甚至夏日服裝,以此降低冬季屬性。盟可睞已經推出香氛、寵物等新系列,開拓服飾之外的藍海賽道。
對加拿大鵝而言,十年前擴充品類就已上升為首要任務。在派克大衣吸引力漸褪之后,品牌需要新的爆款撐起消費頻次。根據其第二季度財報,非派克大衣品類銷售增長46%,占總銷量的44%,羊毛抓絨系列和針織系列產品同比增長超60%,其中羊毛抓絨產品增幅達到近170%。該系列在羊毛中加入可持續(xù)材料,售價在5000元左右,據李子厚介紹,第一波產品上市一個月售罄。
對于關鍵市場中國,加拿大鵝也在不斷調整在地戰(zhàn)略和舉措,通過與本土設計師的合作,用新的語言和視角解讀品牌,給中國消費者帶來新鮮選項。“中國消費者對于奢侈品的理解正在發(fā)生變化,我們稱之為’奢侈品的新定義’。他們在營銷、運營等很多方面影響著奢侈品牌的發(fā)展方向,我們來到中國恰逢其時。”
無論是聚焦主賽道還是多元化擴容,品牌面對的檢驗標準永遠是能否打動消費者,這不僅僅發(fā)生在羽絨季。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ulq4xuwux.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