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相較于11月份,去年12月份出現了翹尾行情,雖然沒有翹得很高,但部分用戶在政策到期前進行了提前消費。其中,合資品牌受益程度比較高,主要是拉動了合資傳統燃油車的需求。自主品牌和豪華品牌與11月相比變化不明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郎學紅今年1月3日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月度分析會上表示。
2022年以來,因為疫情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汽車市場遇冷,主機廠和經銷商面臨市場挑戰(zhàn)。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22年12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8.2%,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環(huán)比下降7.1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
2023年起,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新能源補貼等優(yōu)惠政策即將退出,對于消費者來說,2022年四季度是最佳購車時機。然而,2022年11月全國多地疫情加劇,購車需求因此受限,車市未達預期。進入12月份,車市進入沖刺階段,隨著疫情政策放開,經銷商庫存有所下降,但整體庫存依然較高。
而由于前期因疫情造成銷量損失,經銷商面臨庫存高位,人員流失以及經營狀況不佳引發(fā)的流動資金短缺等壓力。在12月份的調查中,僅有11.2%的經銷商可以完成全年銷量任務指標,49.5%的經銷商全年任務指標完成率在80%~90%之間,39.8%的經銷商完成率不足80%。經銷商盈利狀況普遍不佳,約50%的經銷商經營出現虧損,虧損金額從幾十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
從分指數情況看,2022年12月,經銷商庫存、從業(yè)人員、經營狀況指數環(huán)比下降,市場需求、平均日銷量指數環(huán)比上升。在短期疫情沖擊下,經銷商員工感染率較高,短期人員損失較大。從區(qū)域指數情況看,2022年12月,全國總指數為58.2%,北區(qū)指數為51.4%,東區(qū)指數為64.6%,西區(qū)指數為56.3%,南區(qū)指數為54.0%。北京、河北、四川等汽車消費大省,在12月上旬新冠疫情感染達峰,從中旬開始,汽車消費率先恢復。
從終端價格來看,12月份的讓利幅度與11月份相似,部分滯銷車型加大了降價幅度。從12月份的情況來看,多款車型優(yōu)惠力度較大。“12月份雖然較11月有所好轉,但整體上客流量相較于此前仍然大幅下降,成交率也大幅降低。”一名位于北京地區(qū)的某豪華品牌銷售主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即便進入了2023年1月份,市場仍未出現大幅度好轉。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2023年1月3日發(fā)布最新一期“汽車消費指數”顯示,2022年12月份汽車消費指數為60.9,低于11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稱,2022年年底的購車客流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增長,2023年1月的客流也難上高峰。2023年1月包含春節(jié)假期,消費者回家過年等因素,進一步影響了客流的增長。此外,由于汽車購置稅減征政策在2022年12月底結束,新的促銷政策還沒有出臺,一些客戶會趕在購置稅減征政策結束前購車,這也透支了2023年1月的購車需求。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計,2022年12月份總體乘用車零售量達230萬輛,環(huán)比增長在40%以上,預計2022年全國汽車累計銷量接近2700萬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方面表示,經過本次調查,大部分經銷商對2023年的汽車銷售情況持樂觀態(tài)度,有超過六成的經銷商認為2023年汽車銷量會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有接近三成的經銷商認為銷量會同去年持平,極少經銷商認為銷量會下降。但同時經銷商也認為,2023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防控剛放開,疫情正處于傳染高峰期,還有1月、2月受春節(jié)放假的影響等因素都不利于汽車銷量的提升,加之汽車促銷政策的退出等原因,預期一季度的銷售壓力還是比較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ulq4xuwux.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