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寶馬集團財報年會在德國慕尼黑舉辦。在此次財報年會上,寶馬集團一方面回顧了2021財年的表現,一方面也再次錨定了轉型路線,并以中國市場為戰(zhàn)略支點,堅定邁向電動化。
多項指標創(chuàng)歷史新高
進入3月中下旬,全球各大車企紛紛公布了2021財年數據。由于受疫情與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響,不少車企的表現不及預期。相比之下,寶馬集團卻迸發(fā)了翻倍式增長的勢能,不僅成功完成了各項業(yè)績目標,全年收益、稅前收入和凈利潤等多項財務指標均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寶馬集團在全球共交付2521514輛汽車,同比增長8.4%,時隔五年再度奪回豪華車市場銷量冠軍。
與此相對應,寶馬集團2021年的總收益達到1112.39億歐元,同比增長12.4%;稅前利潤超過160億歐元,同比增長207.5%;凈利潤為124.63億歐元,同比增長223.1%。
其中,2021年寶馬集團汽車業(yè)務的營收大幅攀升至954.76億歐元,同比增長18.1%。息稅前利潤率達到10.3%。汽車業(yè)務對自由現金流的貢獻在年底達到63.54億歐元,同比增長87.2%。
對于強勁的財務表現,寶馬集團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其合理的定價和完善的產品陣列。
另外,華晨寶馬的并入也為寶馬集團一次性帶來高達40%的營收增長。寶馬集團財務負責人表示,隨著寶馬增持華晨寶馬的合同在今年2月完成,華晨寶馬將在2022年完全并入寶馬集團財務報表,而這將給寶馬帶來70億歐元至80億歐元的一次性積極影響,直接提升汽車部門的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企業(yè)轉型提供科技推動力,寶馬集團持續(xù)多年維持高研發(fā)投入。財報顯示,2021年,寶馬集團的研發(fā)總投入達62.99億歐元,較前一年增長10.7%,這些資金主要用于全新車輛架構和電動產品攻勢相關領域,以及數字化產品和自動駕駛研發(fā)。
據了解,從2018年到2020年,在實施成本優(yōu)化的同時,圍繞產品、技術、生產、自動駕駛、電池、電動車等關鍵技術,寶馬集團累計已經投入超過150億歐元。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2021年的業(yè)務發(fā)展證明,寶馬集團的轉型已經初見成效。接下來,我們會堅持既定戰(zhàn)略,在正確的時間向市場提供正確的產品。對于寶馬集團而言,大刀闊斧實現轉型與漂亮的財務業(yè)績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電動化進程再提速
當前,幾乎所有的汽車品牌均在向電動化轉型,而由于較早將新能源車型推向市場,寶馬集團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在豪華車品牌中位居前列。數據顯示,2021年寶馬集團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了70%,達32.8萬輛,占總銷量的比例為13%。
為了延續(xù)這一勢頭,寶馬集團宣布電動化進程再提速。據悉,年內寶馬集團量產及試生產純電車型將達15款,覆蓋約90%的細分市場,除了已經上市的創(chuàng)新BMW iX、創(chuàng)新BMW i4、BMW iX3等車型外,還包含BMW 3系、BMW 5系、BMW X1等系列純電車型。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將于4月與全新一代BMW 7系一起全球首發(fā)的創(chuàng)新純電動BMW i7。
“已上市的創(chuàng)新BMW iX和創(chuàng)新BMW i4廣受好評,而馬上要上市的純電動BMW i7會把BMW純電車型推向新的高度,它將是我們持續(xù)成功、引領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齊普策說,全新一代BMW 7系是寶馬集團在豪華車領域實現成功增長戰(zhàn)略的下一張王牌,該車型將成為BMW豪華細分市場中第一款可提供內燃機、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驅動的豪華轎車。
業(yè)界分析認為,BMW i7的問世意味著寶馬集團已經將零排放汽車的“定義”擴大到了其頂級車型。不同于BMW 3系或BMW 5系,BMW i7的問世,不僅展示了寶馬集團的創(chuàng)新實力,也表達了齊普策推進電動化轉型的決心。
隨著產品陣容的快速擴充,寶馬集團預計純電車型的銷量也將隨之迅速增長:到2025年底,寶馬集團計劃累計交付200萬輛純電車;到2030年,計劃向客戶累計交付1000萬輛純電車,屆時寶馬集團旗下的勞斯萊斯、BMW Motorrad、MINI三大品牌將全面電動化。
齊普策說,為了保證現有車型的生產,寶馬集團還在關鍵零部件供應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比如,為了保證電芯的充足供應,寶馬集團將第五代eDrive電力驅動系統(tǒng)配備的電芯采購量從120億歐元增加至超過200億歐元。
此外,作為新能源技術的又一重點,寶馬集團正穩(wěn)步推進氫燃料電池技術發(fā)展,并宣布基于該技術的電驅系統(tǒng)也可適用于“新世代”車型。今年,BMW iX5 Hydrogen氫燃料電池車將進行小規(guī)模量產。寶馬集團預計,從本世紀20年代后半旬開始,氫燃料電池技術在驅動系統(tǒng)組合中的比例將會越來越大。
中國市場是長期戰(zhàn)略支點
為了積極推進電動化進程,寶馬集團也在進一步優(yōu)化內部架構,促進采購、研發(fā)、生產等環(huán)節(jié)的進一步協同發(fā)展,形成技術集群,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的轉化能力。
比如,在核心的生產制造環(huán)節(jié),寶馬集團就提出了全新的BMW iFACTORY標準,為電動時代的生產網絡轉型提供了一種全球化的解決方式。
據悉,BMW iFACTORY標準將應用在寶馬集團全球所有工廠中,包括將于今年6月奠基開工的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廠、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德國慕尼黑工廠以及位于中國沈陽生產基地的三個整車工廠和一個動力總成工廠。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單一市場,在寶馬集團面向電動化、數字化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轉型中,中國市場將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市場的業(yè)績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在寶馬集團2022財報年會上,齊普策多次強調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并認為中國市場將成為寶馬長期戰(zhàn)略的重要支點。
基于此,寶馬集團加大了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
自今年2月11日起,寶馬集團與在華合資伙伴的合資有效期已延長至2040年。今年晚些時候,寶馬集團將在沈陽鐵西區(qū)建成一座全新的工廠,這也是寶馬集團在沈陽的第三個整車廠,而位于沈陽大東區(qū)的現有工廠目前也正在進行全面擴建。此外,寶馬集團還將推進中國團隊的建設,今年年底前會在中國招聘400多名數字化人才。
“2022年依然是極具挑戰(zhàn)的一年,但同時也是寶馬集團里程碑式的一年。我們將在中國市場繼續(xù)向更高的目標邁進。”齊普策表示,中國市場現在進入了新的階段,雖然寶馬集團產品布局覆蓋歐洲27國,但是市場最大、增長最快的還是中國。目前,中國電動化、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是領先全球的,希望能夠跟中國本土合作伙伴通力合作,發(fā)揮更大的作為,在研發(fā)和數字化方面支撐寶馬集團全球的發(fā)展。(記者 傅勇 北京報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ulq4xuwux.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